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首發限量版已經售罄。
在上市3天后,上汽奧迪官宣了這一信息,業內第一輛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的燃油車,又是性能向的轎車,盡管沒向外界公布大定數據,但這“限量版售罄”蘊含的信息量,像一顆深水炸彈,把這兩年匍匐在油車江湖上的厚厚一層冰破了,且注入新的活力。
當下,豪華品牌的真正價值和競爭力應該在哪里?親歷了A5L Sportback上市,我腦海里就是“做自己,和年輕消費者對話”。自信的A5L Sportback,帶行業回到到那個聚焦自家技術,聚焦品牌基因,不會為流量拉踩博眼球的年代;你知道嗎,在A5L Sportback上市當天,上汽奧迪先是組織了近5個小時的直播,從奧迪掀背Sportback的由來到本土加長,從賽道駕控到底盤技術,從E³ 1.2電子架構到華為乾崑智駕,都娓娓道來。
而90分鐘的發布會也堪稱“另類”,沒有像行業慣例,把一列新車擺在門前,讓你拼命拍素材,以務求價格一公布就上線搶熱點拼流量;而是讓在座的人都去聆聽,去感受,A5L Sportback為什么叫“智美絕塵”,發布會講到破百成績、主被動安全,也沒有把友商競品拉踩一番。是的,上汽奧迪全程只講自己的故事。
讓市場再愛一遍
現在,年輕用戶當然是喜歡奧迪的,向往燃油車駕控樂趣的;只不過在如今的輿論場上,他們想高調的說“愛奧迪油車”并不容易,油車的智駕、成本還有配置都似乎被高端自助對手碾壓,傳統的大車企們都集體“失寵”了,但這一次,A5L Sportback以“油車=智能”搶回年輕人的心智,讓年輕人“再愛一遍”。
買不買車是后話,這場對話值得每個喜歡駕控樂趣的人,尤其是每個圈內人都再去看看,你會得到很多啟發,奧迪認為油車的智能要怎么突破,燃油車的機械美學要怎么堅持,豪華新標準又怎樣破立,透過A5L Sportback的細節,都不偏不倚呈現出來,只要你對駕駛有向往,很難不愛。
這也是為什么上汽大眾總經理陶海龍在發布會說出:“這才是新時代豪華車應有的樣子,這是奧迪,這才是奧迪”時,得到全場熱烈鼓掌;我身邊一位素來對油車挑剔的媒體老師,也跟我說“這是燃油車全村的希望啊"。而我想說,這就是有底蘊的品牌,長期主義的最具象表達。A5L Sportback破局所帶來的差異化競爭格局隨之鋪開,燃油車的黃金時代又呼之欲出了。
其實,豈止是A5L Sportback呢?上汽大眾深耕市場41年,不一直以價值長期對話市場嗎?這可能在市場秩序井然,增量時代不算什么,但在這個無序價格戰拖垮產業鏈,消費需求萎縮,內卷迷霧可以讓造車標準一再妥協時,上汽大眾堅持走的這條路更難,但堅守揚長自身優勢,與時代同頻共振就是基盤深縱的合資大廠最應該做的。從去年中的途岳新銳一口價開始,那個從組織架構、產品矩陣等方面進行調整的上汽大眾,就一直站在整個消費市場的目光焦點上。
今年以來,先是搭載第五代EA888發動機的換代途昂Pro上市,到4月上海車展,亮相了首款增程SUV ID.ERA,而到了6,7月,一個以合資2.0戰略踐行長期主義的上汽大眾,更加清晰展現在市場面前,技術端“全勢能”覆蓋燃油、純電和混動賽道,產品端有A5L Sportback上市,新凌渡L發布,GTS車型回歸;而且還通過SUV家族“一口價”、動力總成終身質保、整車終身質保,布局改裝新生態,以自己在傳統領域的優勢,給市場終端的健康發展了個好頭。
顯然,市場是認可上汽大眾的加速轉型的。今年1-7月,上汽大眾累計終端銷售60.5萬輛,同比上升1.1%。對比新勢力狂飆的三位數勁增,這1.1%可能不算什么,但在一個紙巾盒都可以是“車規級”,“小車撞飛大車”不合物理定律仍能打嘴犟的年代,回歸價值所創造的穩健升勢,重燃市場消費信心的逆勢增長,是一如奢侈品的存在。
上汽大眾比市場更有耐心
時間回撥到7月初,上汽大眾舉辦“品質開放日”系列活動,向外界系統性介紹上汽大眾的研發和驗證體系,這可能是今年目前為止最被低估影響力的活動。
不就是參觀工廠,向外顯示肌肉示強嗎?基本你能想到名字的車企,每年都會搞那么兩場,面對公眾、車主和媒體的工廠開放日,以突出自己產品可靠。但會有人誠懇告訴你,時常被拿出來說的“千萬公里路試”,對測試一輛車是遠遠不夠的么?
上汽大眾總經理陶海龍在“品質開放日”就剖析了這問題:來論證汽車質量有無數的指標,汽車的壽命并不是僅僅指里程數,抗老化能力,耐腐蝕能力,還要用什么試驗手段和標準來評價,跟里程數一點關系都沒有(但卻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全新開發一輛車子,所有測試數字加起來1000萬公里,還是太少了。
而上汽大眾是怎么做的呢?在中國采了無數路譜和路況,從西北覆蓋都海南,按照單車30萬公里的綜合要求,來設計試車場的道路,確保試驗是“可復現”的前提條件,才能定義標準, 才能判斷測試符不符合要求,如果1000萬公里都在高速上進行,是沒有意義的。
也就是說,1000萬公里初聽炸裂,但只是一個以偏概全的概念,以獲得更多流量關注。但無奈的是,現如今汽車營銷就喜歡營造流量銷量起飛噱頭。上汽大眾此舉不單是宣傳自己的品質長板,而且去偽存真,為行業守住陣地的車企證言。研發提速與驗證、安全質量關注回歸,一輛車交付到終端之前要經受住怎樣的測試,都是消費者平時不甚關注,但作為行業大佬,有責任倡導消費逐漸回歸理性,技術迭代也好,燃油時代過渡到新能源時代,哪怕以后的氫能,科技創新是0,品質是前面的1,這是不變的。
但對于品質,造車新勢力不屑于提,或者根本沒那么多故事可講,更喜歡把自己塑造成顛覆一切的造車極客,為科技和理想狂奔。大多合資車企會提,但不會敞開門傾囊而出的提,比不好還露了怯。上汽大眾屬于絕少數者,拿出更多的耐心和誠意,給市場看的不僅是每一個結論背后通過大量的試驗驗證,更是代表行業規律的理性思考和尊重敬畏。
把好質量關、打好質量牌,走長期主義之路,短平快時代確實難被用戶看見,但把“品質”量化成市場可知可感的動力總成終身質保、整車終身質保。效果如何呢?上半年保值率出爐,上汽大眾油電混全面開花,途昂,ID.3,帕薩特插混三大明星車型,都在細分市場名列前茅。這也是我為什么看好A5L Sportback,凌渡L,還有三四季度要來的朗逸 Pro、奧迪E5 Sportback,因為他們都在各自賽道上,發揮出上汽大眾自身品質的優勢,而且用耐心與價值,與市場開展對話。
寫在最后
“穩大眾,上奧迪”這是年初上汽大眾提出的“小目標”。“穩大眾”指的是上汽大眾品牌要穩住企業基盤,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而“上奧迪”則是要擦亮上汽奧迪的招牌,和AUDI承擔與新能源車企搶份額的重任。
當然,從銷量、市場反饋來看,面對滲血的紅海競爭,上汽大眾不僅守住了優勢基盤,還在聚焦產品組合、優化成本結構、推動組織創新變革中為下一階段的潮涌蓄勢,A5L Sportback等一連串的新車,在下半年爭的就是薄發爭先。在長期產業實踐展現大廠定力,正在理性創新中加速回歸,在紛擾中堅持與消費者進行價值對話。沿著清晰的產品型譜與技術路線走下去,到了2026年新產品魚貫而入的時候。上汽大眾就是完成合資2.0轉身的,那個出眾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