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消失在大眾視野的酷派手機,突然火了。
8月21日,前反詐民警、網紅“反詐老陳”發布視頻稱,自己在“嘎子哥”(演員謝孟偉)直播間里購買的一款699元的酷派手機,在酷派官網查不到,指控“嘎子哥”可能是在賣“假貨”。
▲“嘎子哥”在直播間賣酷派手機,截圖自直播間。
酷派方面回應稱,“嘎子哥”直播間售賣的手機為官方正品,該款產品后續會在官方店鋪上架。
經此一事,外界才意識到:原來酷派還在。從前的酷派身為國產智能機的翹楚,可謂是叱咤風云,如今的酷派早已被擠到低端市場,默默無聞。
事后,“反詐老陳”仍窮追不舍,連甩七條視頻質疑酷派。
流量是有了,酷派手機的銷量仍然低迷。在酷派的淘寶旗艦店,銷量最高的手機款式僅售出500+,其余銷量大多處在十位數,甚至為0。
酷派的日子,不好過。
“黑紅”只是紅
這陣子,酷派的“真假機”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8月21日,“反詐老陳”發布視頻稱,自己買的一款699元的酷派手機,在官網查詢不到,卻能在“嘎子哥”(演員謝孟偉)的直播間購得,質疑“嘎子哥”可能是在賣“假貨”。
酷派自然也脫不了關系。“反詐老陳”也喊話酷派官方:“你們到底有沒有這款產品?如果沒有,跟老百姓說一聲,別讓別人冒充官方來坑老百姓!”
▲“反詐老陳”發布視頻質疑酷派。
面對質疑,“嘎子哥”的態度很張狂。他在直播時回應,自己帶貨的所有產品都是正品,稱“反詐老陳”是在蹭熱度、蹭流量,甚至出言諷刺:“你是個什么東西啊?你蹭我嘎子流量。我謝孟偉,你想黑你就黑?”
這邊爭得不可開交,酷派回應卻前后不一。
據媒體報道,8月24日,在酷派官網查詢,未發現謝孟偉直播間銷售的“GZ coolpad 酷派X60”該款手機。酷派京東自營旗艦店客服也明確表示,沒有這款產品。
但到了第二天,酷派方面改了口。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8月25日上午,有媒體致電酷派官方客服,工作人員表示,前述“嘎子哥”直播間售賣的手機為官方正品。但目前該款產品尚未在官方店鋪上架。“目前平臺正在審核中,后續的話,各個平臺都會上架這款產品的。”
“反詐老陳”不死心。8月29日,“反詐老陳”發出向酷派官方和“嘎子哥”道歉的視頻后,立刻轉頭連甩七條視頻,質疑酷派多款手機3C認證過期,以及手機管理與審核的問題——為什么直播間售賣的酷派手機未上官方銷售平臺?
有網友透露,這款手機確實是酷派的“正品”,但是屬于網紅或帶貨的特供機型,并非正常線下或電商渠道的機型,所以不在官網登記。這類產品一般是“低配高價”,通過主播的話術拉高“莫須有”的質量。
酷派的偽裝也隨之被揭開:曾經的“中華酷聯”之一,如今只能靠流量“茍活”。
“黑紅”也是紅,這次事件也讓酷派收割了一波注意力。8月25日,“反詐老陳打假嘎子哥翻車”微博熱搜榜實時最高位為第2位,相關詞條帶動當日“酷派”關鍵詞微博閱讀數2.1億。百度關鍵詞“酷派”單日搜索指數由8月19日的25900沖至8月25日的112000,漲幅約3.3倍。
但流量并未轉化為銷量。在酷派的淘寶旗艦店,銷量最高的手機款式僅售出500+,其余銷量大多處在十位數,甚至為0。
看來就算有關注度,也沒什么消費者愿意為其埋單了。
十年未翻身
沒落的酷派也并非沒有掙扎過,只是都失敗了。
想當年,酷派最不缺的就是關注度。2012年,酷派手機通過合約機模式火遍各地,當時流行一個說法,“中華酷聯,充話費就能見”,酷派就是中華酷聯之一。2014年,酷派的市占率位列榜單首位,三星、蘋果都排在后頭。
但隨著4G時代到來,合約機模式逐漸退場,酷派被華為、小米、OV擠到市場邊緣。2016年,酷派營收暴跌,全年虧損42億港元。創始人郭德英當時認為,只有引入像樂視這樣“既有錢又有流量”的互聯網巨頭,才可能把酷派從運營商依賴癥里拉出來。
2015年,樂視以每股3.508港元收購酷派18%股份,溢價20%以上。2016年,樂視再以每股1.9港元溢價增持股份至28.9%。酷派兩次合計套現37.8億港元,短暫回血。
但好景不長,樂視于2018年遇自身資金鏈斷裂,酷派受拖累陷入巨虧,樂視隨即清倉,將酷派的股份賣給了京基系的威日創投。之后,酷派就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2021年,酷派突然宣布回歸,口氣還不小,宣稱要“三年內重返國內手機品牌第一梯隊”。
酷派在這次回歸的新品發布會海報中,喊話了“前司”樂視的負責人賈躍亭:“這幾年我們不僅填平了你留下的坑,還蓋起了新的酷派大廈,等你下周回國,歡迎回來看看。”
▲酷派幾年前的新品發布會海報喊話賈躍亭。
但事實證明,酷派還是過于自信了。2021年全年,酷派賣出12.63萬部手機,甚至不及主流品牌單款手機銷量的十分之一。
酷派被“打臉”也是意料之中。2021年主流入門機已出5G+90 Hz屏,酷派還在主推4G+60 Hz,2022年競品開始普及128 GB存儲,酷派64 GB版本仍在清庫存。
酷派雖轉至低端市場,但對標低價受眾的紅米和榮耀也不是吃素的。以紅米為例,2021年Redmi 9A僅京東一個平臺,400-699元價位段就賣出308.6萬臺,是酷派全年銷量的24倍。
酷派“垂死掙扎”了兩次,卻還是難以逃脫在手機市場“一蹶不振”的命運。
艱難求生
如今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早已沒了酷派的容身之所。
據調研機構IDC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下降13.2%,創十年來新低。近十年來首次跌破3億大關。2024年,智能手機銷量為約2.8億部,回升乏力。
顯然,國內手機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多家公司開始在同一塊地里翻土,鋤頭遲早碰在一起,“華米OV”已是打得不可開交,各方都在降本并進行新領域拓展。
實力強勁的公司都要努力“開疆拓土”,哪輪得上要資金沒資金、要技術沒技術的酷派。
酷派手機注定無法在這樣的市場下發展起來。2023年,公司手機及配件收入規模不到2億港元。8月25日,酷派集團公布2025年中期業績,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75億港元,虧損8029.8萬港元。公告稱,收入減少主要是因為智能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
酷派也有自知之明,早開始向多元化領域拓展,為自己鋪路。
首先是地產租賃業務。酷派出租深圳南山酷派信息港與東莞松山湖科技生態園,共約40萬平方米的面積,2024年租金收入為8985萬港元。
但房地產業不景氣,深圳甲級寫字樓空置率2024年約24%,平均租金已回到2013年水平,東莞松山湖片區也處于供應高峰,租金年跌幅5%至8%,酷派的地產租賃業務前景堪憂。
另一塊是數字貨幣業務。
2023年下半年,酷派開始操持該業務,2024年上半年收入4124萬港元,同比翻了近5倍;2024年加密貨幣業務收入為9700萬港元,占公司收入的19.56%,北美部署總算力150萬TH/s,并計劃在2025年內新增50%算力。
目前數字貨幣業務發展雖好,卻并不穩定。該業務伴隨高波動與高監管風險,比如美國、加拿大對挖礦征稅及碳排放政策趨嚴,電費和合規成本可能吃掉20%以上利潤。
在手機市場巨變的大背景下,這樣的轉場并不少見。同為“中華酷聯F4”的聯想和中興,一個發力智能終端,拿下“傳統強項PC”與“新興AI終端”雙第一,另一個推動5G新基建,躋身“技術第一梯隊”。
但聯想和中興的成功,酷派能復制嗎?
據財經天下報道,在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看來,酷派與它們相比并不占優勢。“像中興,雖然近幾年發展緩慢,但是它還有很大一部分2B的業務在,并且它在海外中低端定制機的業務也做得也不錯。相較之下,酷派的選擇余地就很少了。”
不過,酷派仍在掙扎,它想出了將地產租賃與數字貨幣結合的新法子。
7月21日,酷派宣布正式進軍“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賽道,統籌推進房地產等真實資產的鏈上映射與代幣化。酷派股票隨之暴漲,當日股價從1.16港元直接拉到1.62港元,單日漲幅39.66%。但資本市場偏向炒作,業務前景到底如何還要打個問號。
被手機市場拋棄的酷派,正在艱難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