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比亞迪再次以顛覆性創新引領行業風向。2025年8月,比亞迪正式推出“天神之眼”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重大OTA升級,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媲美L4級別的智能泊車技術及其“安全兜底”承諾。這一突破不僅標志著中國品牌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實力,更以“車企擔責”的全新模式重構了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信任體系。
天神之眼L4級智能泊車:重新定義泊車體驗
進入地下車庫,面對狹窄的斜向車位,傳統泊車方式往往令人頭疼不已。然而,搭載比亞迪最新“天神之眼”系統的車輛卻能輕松應對這一挑戰。只需一鍵啟動智能泊車功能,車輛便開始自主掃描環境,精準識別車位邊界和周邊障礙物,隨后流暢地完成泊入動作,整個過程無需駕駛員任何干預。這種“脫手、脫眼、脫腦”的體驗,正是L4級自動駕駛技術在泊車場景下的完美呈現。
比亞迪此次OTA升級對智能泊車功能進行了全方位優化,使其在實際使用中展現出驚人的適應能力。系統新增的“三速泊車”功能允許用戶根據場景需求選擇“舒適”、“標準”或“極速”模式。在實測中,極速模式下僅需38秒即可完成傳統需要1分鐘以上的超窄斷頭路垂直車位泊入,效率提升高達65%。而“偏置泊車”功能則能智能識別相鄰車位停放不正的情況,自動調整泊車位置,為MPV等車型提供更大的尾門開啟空間,徹底解決了“停得進但開不了門”的尷尬。
復雜場景的應對能力是天神之眼系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之一。不同于市面上多數僅能處理標準車位的泊車系統,比亞迪的解決方案涵蓋了斜向車位、車頭直入、懸空障礙物識別等高難度場景。特別是對地庫管道、懸掛標識牌等傳統系統難以識別的障礙物,升級后的天神之眼能夠精準探測并安全避讓。窄車位場景下,系統還會自動收折后視鏡,進一步降低剮蹭風險。實測數據顯示,升級后的智能泊車成功率已提升至99.2%,平均泊入時間縮短15%。
天神之眼L4級泊車真正實現了“無感操作”。用戶不僅可以在車內輕松激活功能,還能通過手機APP在車外完成整個泊車流程。這一設計特別適用于商場地下車庫等空間受限環境,當檢測到車位過于狹窄可能導致上下車困難時,系統會建議用戶在車外操作,通過手機監控泊車過程。這種“人在車外”的泊車模式,在過去只有少數豪華品牌的高端車型才能提供,而比亞迪通過技術下放,使其成為百萬級用戶都能享用的普惠功能。
從技術實現來看,比亞迪的L4級泊車并非簡單堆砌硬件,而是通過算法優化和數據驅動實現了質的飛躍。系統融合了高精度攝像頭、超聲波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的多源感知數據,結合云端大數據訓練出的深度學習模型,能夠對各類復雜泊車場景做出精準判斷。即便未配備激光雷達的入門版“天神之眼C”(DiPilot 100)系統,也通過此次OTA獲得了操作指導和速度范圍的優化,體現了比亞迪“技術普惠”的理念。
在汽車智能化進程中,責任劃分一直是阻礙技術普及的關鍵瓶頸。多數車企在推廣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時,往往通過用戶協議將風險轉嫁給消費者,導致用戶對新技術持觀望態度。比亞迪此次打破行業常規,高調宣布“在中國市場,所有天神之眼車型用戶在智能泊車場景下的安全及損失由比亞迪全面兜底”。這一承諾意味著,當車輛在自動泊車過程中發生事故或造成依法應由本車承擔的損失時,用戶無需走保險流程,可直接聯系比亞迪售后完成處理,且不會影響次年保險費率。
比亞迪的兜底政策具有開創性意義。按照國際通用分級標準,L4級自動駕駛的核心特征之一便是“在特定條件下事故責任由車企承擔”。然而,目前市場上宣稱達到L2+甚至L3級別的系統,在實際使用中仍要求駕駛員隨時準備接管,責任界定模糊不清。比亞迪選擇在相對封閉、可控的泊車場景中率先實現責任落地,為行業樹立了從“功能實現”到“責任明確”的轉型樣板。
具體到執行層面,比亞迪設計了高效便捷的理賠流程。用戶只需通過比亞迪APP一鍵申請,便可在2小時內完成定損,24小時內獲得賠付到賬。這種“不打擾用戶”的服務理念,徹底改變了傳統車險理賠的繁瑣體驗。更重要的是,由于不走保險流程,用戶的次年保費不會因智能泊車事故而上漲,消除了消費者對使用新技術的后顧之憂。
責任承諾的范圍與邊界需要特別關注。根據官方說明,兜底政策目前僅適用于“智能泊車場景”,即車輛在自動尋找車位、泊入或泊出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對于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上的輔助駕駛功能,比亞迪仍要求駕駛員保持注意力并隨時準備接管,這部分功能暫未納入兜底范圍。這種“場景化責任劃分”體現了務實的技術路線——先在技術成熟度高、風險可控的特定場景中突破,再逐步向更復雜環境擴展。
從行業影響來看,比亞迪的“安全兜底”策略將迫使競爭對手重新評估自身的智能駕駛發展戰略。長期以來,車企在推廣輔助駕駛功能時普遍采取“技術先行,責任滯后”的策略,通過免責條款將風險轉嫁給用戶。比亞迪此舉直接擊中了這一行業痛點,將“責任擔當”作為技術自信的體現,有望重塑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信任體系。正如比亞迪相關負責人所言:“這既是對天神之眼技術的絕對自信,更是對消費者負責到底的態度,我們要讓每一次智能泊車都成為‘零風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