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特斯拉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外媒指出,這是特斯拉十多年來最嚴重的季度銷售額下滑。
搜狐汽車整理了特斯拉在2016年-2025年10年間的季度財報情況發現,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營收下滑幅度,創其近10年單季度營收下滑最大跌幅。
具體到二季度數據,特斯拉第二季度營收約為225億美元,同比下滑11.78%;其二季度歸母凈利潤約為11.72億美元,同比下滑20.7%,不過與2025年一季度下滑63.77%的數據相比有所收窄。
放眼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特斯拉營收約為418億美元,同比下滑10.62%,創其十年間上半年營收下滑的最大跌幅;其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約為16億美元,同比下滑約39.%,與2024年上半年約50%的歸母凈利潤跌幅相比有所收窄,但下滑仍在繼續。
整體而言,特斯拉第二季度乃至上半年的財報表現出,其仍然處于營收利潤雙雙下滑的“逆風期”,雖然其下滑幅度相對有所減小,但目前尚未看到有終止下滑的趨勢。
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受稅收抵免政策取消和關稅影響,特斯拉正面臨一個可能持續數個季度的“艱難時期”。
不過,馬斯克并沒有停止為特斯拉的投資人、股東及粉絲“畫餅”。根據其在財報會披露的信息,以及特斯拉當下的行動,馬斯克為特斯拉走出“逆風”畫了兩張“餅”:其一,價格更具競爭力的車型;其二,Robotaxi/ FSD(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業務。
目前,面對特斯拉仍顯低迷的財務表現,華爾街并沒有表現出強烈看空態度。巴克萊銀行分析師Dan Levy在保持特斯拉“持有”評級時指出,該公司面臨“越來越弱的基本面”,但他也表示,特斯拉的Robotaxi故事可能會推動積極情緒。
01 補貼退坡賣車難
汽車是特斯拉的業務基本盤,其整體財報陷入下滑與汽車業務不振息息相關。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共生產車輛77.29萬臺,同比下滑8%;交付車輛72.08萬臺,同比下滑13.2%。具體到第二季度,特斯拉共交付了38.41萬輛汽車,與2024年第二季度的44.4萬輛相比下降了14%。
直接影響特斯拉銷量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分別是產品、關稅、補貼。
首先,特斯拉本身的產品規劃節奏、技術迭代速度,是其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當下,特斯拉面臨“老將”產品周期管理有待改善,新品“難產”,“下一款爆品”遲遲未至的局面。
作為“老將”,Model 3 和 Model Y至今在特斯拉銷量中占比仍然較大,二者發布至今已有 7~11年(Model 3于2017年發布,Model Y于2020年上市),盡管已有小幅升級,但缺乏真正的換代與設計革新。
除了二者之外,特斯拉發布的、Robotaxi等“革命性”新品,尚無法為其基本盤注入一劑強心針。特斯拉原計劃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平價車型 “Model 2.5”,也因優先保障北美市場現有車型在 IRA 補貼到期前的交付,再次推遲至四季度量產。
同時,馬斯克也認為關稅對特斯拉造成了影響。關稅影響指的是美國今年以來采取的針對世界各國的關稅政策。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所有國家的商品征收10%的基準關稅,并對其政府認為對美國進口設置高壁壘的國家征收更高的關稅;7月初,美國總統相繼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征收高額關稅……
雖然,特斯拉在美國本土生產并銷售汽車,因此其不受美國對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的影響。但特斯拉依賴來自中國、墨西哥、加拿大等地的材料和供應,因此也受到了不輕的關稅影響。
比如,寧德時代,拓普集團、三花智控、東山精密、銀輪股份等中資企業,都是與特斯拉長期合作的核心伙伴。今年1月,根據摩根士丹利于測算,美國本土造的特斯拉車輛,約20%電池由中國直接進口,30%由在墨西哥投資的中國企業提供。
這會增加成本與交付周期。特斯拉投資者關系副總裁 特拉維斯·阿克塞爾羅德在二季度財報會上表示,特斯拉連續關稅成本增加約3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影響在汽車部門,由于制造和銷售周期的延遲,預計后續季度將進一步增加。
“退補”影響則來自于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通過的“大美法案”。這項法案將取消電動汽車購買的稅收抵免,對燃油效率超標的汽車制造商的罰款將歸零,并取消對風能和太陽能的其他激勵措施。法案規定自2025年9月30日起,終止7500美元/輛的聯邦購車稅收抵免政策。
馬斯克認為,美國聯邦電動車購車補貼的變化在今年三季度終止后,將繼續對需求形成壓力。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今年二、三季度特斯拉的成績單中,其實也會包括消費者因搶奪補貼時間窗口期而增長的銷量。
除了三重直接原因之外,特斯拉銷量、業績的下滑也與馬斯克個人的選擇息息相關。
在產品規劃、公司治理方面,馬斯克在特斯拉上投注的精力相對不足。2024年5月,特斯拉前董事會成員史蒂夫·韋斯特利(Steve Westly)表示,“馬斯克關注的領域太多了”,他認為,馬斯克對特斯拉關注度的下降,是特斯拉落后于一些同行的部分原因。在電動汽車行業的關鍵節點,特斯拉可能更需要馬斯克分出更多精力關注。
而在外部環境上,馬斯克對美國政治的高參與度,也令外界有所不滿。2025年2月,美國獨立投行Stifel分析師Stephen Gengaro表示,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DOGE)削減美國政府開支的努力,可能會開始影響特斯拉汽車的銷售。該行的專有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對馬斯克的好感度下降到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02 兩張“大餅”
將銷量下滑歸因于“關稅”與“補貼退坡”之后,馬斯克開始面向未來畫出“大餅”。
第一張餅是“跳票”已久的“更經濟實惠的車型”,這關乎著特斯拉的汽車基本盤。這款車型在坊間有著多個代號,“Model 2.5”“Model 2”……作為更廉價更能走量的新車型,其承擔著不小的期望。
“我們將在第四季度推出更實惠的車型,供所有人使用。這些產品的目標不是對收入或毛利產生負面影響,而是制造一款每個人都喜歡和想要的更實惠的汽車。”財報會上,馬斯克說。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電動汽車購買的稅收抵免政策將在三季度末取消,這意味著特斯拉銷量很可能遭遇比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四季度上市的這款“更實惠的汽車”,對特斯拉整體銷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二張餅是Robotaxi和FSD。“特斯拉公司的Robotaxi業務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實現巨大的運營規模。我的猜測是,它將在明年年底左右對我們的財務產生實質性影響。”馬斯克在財報會上說。
據悉,特斯拉在奧斯汀推出了首個商業Robotaxi服務,已經獲得付費客戶。特斯拉的目標是在2025年底前將服務擴展到覆蓋美國一半人口,但需獲得監管批準。
與體量尚小的robotaxi相比,相對能帶來更多軟件收益的FSD才是當下的重頭戲。
“自從我們在北美推出FSD版本12以來,我們確實看到了FSD采用率的顯著改善。去年我們做的另一件事是降低了價格,使訂閱更加實惠。自那時以來,我們看到了45%的增長,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趨勢。”財報會上,首席財務官DevOps Ninja表示,人們沒有意識到,每天支付不到3.33美元就能擁有一個私人司機,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用FSD的汽車在統計上比不使用FSD的汽車更安全。我們最近幾個月在北美地區看到了FSD采用率的上升,這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趨勢。”特拉維斯·阿克塞爾羅德說。
在技術進展上,馬斯克表示,其認為在某些地區,今年年底前可以實現個人使用的無監督模式。只是特斯拉非常謹慎,他認為“不應該倉促行事”。
不過,海豚投研也指出,FSD目前尚未迭代到下一代,還尚未看到大幅超額確認的催化劑出現,這部分收入的大額增長仍然需要特斯拉FSD技術的大幅迭代,以及在歐洲和中國的落地來實現。
雖然新技術、新產品、新業務尚未帶來明顯收益,但特斯拉仍在持續進行研發投入。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的研發費用為29.98億元,同比增長34.74%,在近五年(2021年-2025年)的半年報中,這是唯一一次研發費用超過歸母凈利潤。
未來,在特斯拉持續投入AI的戰略下,相關費用會持續增長。“因為我們繼續投資于人工智能項目,包括與員工相關的額外費用,如更高的股票薪酬和人工智能計算的折舊等,我們的運營費用,尤其是研發相關支出將繼續增長。”特拉維斯·阿克塞爾羅德表示,特斯拉認為即使在當前環境下,繼續在這些領域投資以實現長期定位是正確的策略。
一手要穩住現實銷量基本盤,一手要追趕AI的“星辰大海”。在“關稅”和“補貼退坡”等多重因素的疊加下,特斯拉的下半年,注定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