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新央企正式掛牌成立,明確了到2030年整車銷量達到500萬輛的目標。第二天(7月31日),中國一汽集團召開第十五次黨員代表大會,明確提出到2030年實現整車銷量超500萬輛、海外超70萬輛的戰略目標,加速向“世界一流移動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東風汽車集團雖未明確提出年銷500萬輛目標,但在最近公布的“未來之翼”戰略規劃里,東風奕派科技計劃到2028年產品矩陣達到20款,2027年海外車型達到30多款,讓外界看到了這家央企新勢力立足國內、放眼全球的底氣與雄心。
三家車企不約而同地喊出要成為世界級的中國車企,甚至還有的要沖擊500萬輛目標,這是一個相當于軍令狀似的決定??梢哉f,長安、一汽給自己架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雄心勃勃的2030戰略背后,是爭奪中國汽車第一把交椅的焦灼,也是車企關于如何應對未來競爭的思考與嘗試。
1
年銷量500萬臺目標引爆車圈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汽車央企一直以低調務實聞名,但最近放出狠話,提出如此激進的戰略目標,不禁讓外界感到好奇——憑什么?
自2024年起,國資委就開始密集出臺政策,要求央企向新能源、智能化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還對一汽、東風、長安的新能源業務實施單獨考核,重點關注技術突破、市占率與發展潛力,不再只盯著利潤指標。在最新的考核驅動下,500萬輛成為央企必須攻占的戰略高地。
具體來看,長安汽車首先宣布了“智領2030”戰略,向“世界一流電動車品牌”邁進。到2030年,中國長安汽車整車產銷規模目標為500萬輛,其中,新能源銷量占比超過60%,海外銷量占比超過30%的目標任務。
緊接著,在中國一汽第十五次黨代會上,董事長邱現東拿出“六個超過”戰略目標: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銷量超300萬輛、自主品牌銷量超200萬輛、海外市場銷量超70萬輛等。東風汽車雖尚未公布2030年銷量目標,不過旗下東風柳汽和嵐圖科技公布的2030年海外銷量目標分別為30萬輛、50萬輛,而東風奕派科技未來海外的銷量也是值得期待的。
從7月30日的長安汽車,到7月31日的中國一汽,再到8月1日的東風汽車集團。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三大央企相繼發布了未來戰略規劃。當然,每一家車企發布未來戰略規劃都是品牌發展的需求,可在如此短的時間里緊挨著發布,又多少有著那么一絲“較勁”的含義。
2
海外市場是重要一環
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技術和人才、研發資金等投入方面,我們相信央企的實力。當我們站在市場角度來分析,500萬輛的產銷目標是0.5個豐田或者大眾的體量,對中國車企來講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可能單純看數字很多人并沒有太多概念。實際上,要達到年銷售500萬輛,需要有足夠的車型完成市場覆蓋,而在這些車型中要有多款月銷在2萬輛以上的熱銷車型。在此基礎上,再談生產能力和供應,以及產品可靠性等體系問題。
理性來看,這樣的銷量目標無疑困難重重,但是站在新能源汽車變革的歷史機遇面前,這樣的目標也并非沒有機會實現。綜合三大央企的戰略規劃,我們不難看出一汽、東風和長安,都把新能源汽車和出口作為了企業銷量和品牌級別增長的重要動力。
結合目前中國車市的現狀來看,突破500萬輛還是非常難的。顯然,國內市場的容量,并不足以支撐車企大肆擴張的“野心”,亟需開拓海外市場的增量。
長安汽車規劃,到2030年,長安汽車的海外銷量占比將達到35%,累計推出新品30款。在全球化布局上,中國一汽計劃將海外銷量占比提升至14%,重點拓展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東風更是為奕派科技提供30多款海外車型,2027年,東風奕派科技全球網點數量將達到2000+。
在最近的一周時間里,這三大央企先后都發布了自己的戰略規劃,以及海外銷量規劃。無論是跟全球車企巨頭的競爭,還是在跟自己的“較勁”,它們三都有著自己明確的規劃和預期。當然,這些最新戰略規劃,既是企業明確未來方向和目標的常規操作,同時也有承擔一部分營銷與宣傳的作用,提振外界對企業發展的信心。
無論是數十款新車型,以及海外市場的布局,讓我們有更多的理由相信長安、一汽2030年500萬輛的產銷目標,其實根本不是什么“豪賭”,而是對產業的深刻洞察和分析以后,給自己布置的再次創業任務。至于如此宏偉的戰略能否達成,未來市場將會給出最真實的答案。